在统一国际海事立法的大趋势下,CMI为了解决船舶碰撞损害赔偿问题,在1985年第35届会议上提出了《确定海事碰撞损害赔偿国际公约预案》,并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制定并通过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里斯本规则》。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理论或原则能够普遍适用于船舶碰撞损害赔
漏油船在单独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后,可以按过失比例向非漏油方追偿。另外,在国内立法尚未规定对非油轮碰撞油轮产生的油污责任采用强制保险和要求其所有人提供财务保证的情况下,如果采用连带责任赔偿原则,非漏油船可能没有能力承担油污责任。
我国对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碰撞当事方只对因其故意或过失引起的不法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海商法对三种过失情况引起的船舶碰撞分别规定了处理方法。各方无
船舶碰撞指船舶与船舶在水上接触而发生的损害事故。海商法所指船舶碰撞,为航海船之间的碰撞。航海船与内水船的碰撞,类推适用海商法的规定。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便在当事人间发生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关系。过失船舶的船东,对被害船舶及旅客,按侵权行为负赔偿责任。
由于我国于1994年加入了《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所以互有过失船舶碰撞引起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的认定可以参考该公约的规定。互有过失的船舶,对碰撞造成的船舶以及船上货物和其他财产的损失,依照前款规定的比例负赔偿责任。一船连带支付的赔偿超过
船舶发生碰撞了,那么赔偿范围就包括船舶价值本身的损失,不过不包括在船舶价值内的船舶上的燃料、物料、备件、供应品、渔船上的捕捞设备、网具、渔具等损失。另外,船员工资及其他合理费用也是需要赔的。最后就是船舶部分损害的赔偿,主要包括合理的船舶临时修理费、永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遵循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原则,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船舶碰撞全面赔偿一般包括侵害财产权的损害赔偿、人身伤亡的损害赔偿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等。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制度是海商法的基本制度,同样适用于因船舶碰撞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赔偿。船
我国对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碰撞当事方只对因其故意或过失引起的不法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过错情况,船舶碰撞可以分为各方无过失、单方过失和互有过失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输合同的产生纠纷的,可以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条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涉及船舶的诉讼,由什么法院管辖要依据实际情形确定,例如因船舶碰撞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或者被告地法院管辖。
海上碰撞事故属于侵权吗?但一般说,侵权损害赔偿在民法中有专门规定,但因海上运输具有特殊性,各国一般都在海商法中对船舶碰撞另有特别的规定。④对于人身伤亡的损害赔偿,各过失船舶负连带赔偿责任。
因海事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 因海上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法定代表人于*胜,该公司总经理。原告**集团有限公司为与被告**华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确权诉讼纠纷一案,于2006年7月6日提起确权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华邦在法定期间没有提交答辩状,但在庭审中辩称,碰撞事故的责任不应当只由被告承担。关于损失
事发后,某码头公司立即向潮阳海事处报案,并多次与某船务公司进行交涉,要求其对此次撞击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专业仪器鉴定,并给予合理赔偿。但某船务公司仅委托不具有法定资格的某船舶工程处进行水下人工触摸检查,并未使用仪器,对赔偿方案也一再地推托。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赔偿提起的诉讼,法律另有规定,不适用对侵权纠纷管辖的一般规定。《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侵权纠纷管辖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