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征地拆迁问题申请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第十四条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错列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行政复议机构同意,可以撤回。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
不服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责令其恢复审理。行政复议被驳回相当于复议机关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的及时原则,是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的受理、复议的审查、复议决定的作出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作出,不得拖延。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指通过行政复议法所确立和反映的,贯穿于行政复议全过程,具体规范和指导行政复议的法律原则。独立复议原则
不是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他人的合法权益受侵犯的,只能支持被侵权人提出复议,或者受委托作为代理人提出复议,或者向有关机关检举。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一般为行政机关。(四)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
《行政复议法》第八条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申请人是指对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复议申请人包括以下几种人
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9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才能申请行政复议。 (四)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代理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耽误法定期限后申请复议的,是否受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决定。
(一)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二)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八)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此外,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七条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
针对不满意工伤认定的情况,申请行政复议所需的资料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书、工伤职工身份证明、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书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对于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满意的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所谓送达,是行政复议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依法制作的行政复议文书送交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其他行政复议参加人的一种行政复议行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才能提出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不服则不能提出复议,如对补正通知书、审查意见通知书等不服不能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
依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因此,这次制定行政复议法,特别注意坚持便民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申请人能够弄清楚应该向哪一个行政机关申请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以后,经过复查审理,应在法定时限内,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就有关的行政争议作出结论性的决定,这一结论性的决定,即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是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强制性的判断和处理。依照行政复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