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表明要约人规定了要约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不承诺,要约的效力当然归于消灭。一般而言,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要约人发出要约后一段合理期间内没有收到承诺,则要约失效。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对于口头要约的承诺,除要
以信件或者电报等发出要约,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如何确定承诺期限的起止时期,以决定何时不再受要约之拘束、是否作出承诺、何时作出承诺、以何种方式作出承诺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争议。要约以电话、传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所谓合理期限,是指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的期间,一般包括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期间、受要
一般来说,承诺失效大都由于承诺到达对方当事人的期限出现了延误。承诺可以撤回,但不能因承诺的撤回而损害要约人的利益,因此,承诺的撤回是有条件的,即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生效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的超期,也即承诺的迟到,是指受要约人主观
承诺的失效,是指承诺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遭到要约人反对的,该承诺失去效力。一是超过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作出,因而出现了迟延,对于第二种情况,受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发出承诺通知,依通常情形可于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而迟到的。对
书面形式的要约,其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有发信主义和受信主义两种学说。后者主张要约必须到达受要约人时,方发生法律效力。在合理期限内要约未被承诺时,要约即丧失法律效力。要约的法律效力又称为要约的拘束力,包括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和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两个方面。表现
《合同法》第30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有的国家规定,如果要约人欲
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可见我国法律采纳了到达主义。合理期限包括三项内容: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作出承诺所必要的时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所必需的时间。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受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的,由于要约未成为合同,所以是不具有约束力的,所以撤销要约是不需要赔偿的。第十七条 要约可以撤回。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
拒绝要约,包括明确表示拒绝,或对要约进行了修改、限制或扩张。只要撤销符合法律规定条件,要约即失效。在该期限届满时,受要约人未为承诺的,要约就失去效力。对要约修改后的“承诺”视为受要约人对要约人发出的新的要约,是对原有要约的拒绝。
承诺撤回是指承诺人在承诺生效前有权取消承诺。是受要约人(承诺人)在发出承诺之后并且在承诺生效之前采取一定的行为将承诺取消,使其失去效力。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合同法》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的撤回,是指承诺人主观上欲阻止或者消灭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所谓合理期限,是指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的期间,一般包括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期间、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期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的期间。承诺对要约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