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14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如果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进行赔偿后,如果还有其他责任人存在,受损害人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如果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或从建筑物上坠落造成他人损害,并且难以确定具体的侵权人,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因此,可以看出高空坠物的侵权案件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
《侵权责任法》将举证责任倒置给了被告方,对抛掷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具体规则。该条规定所确立的高空抛物规则主要基于对受害人的救济,即在受害人无法找到加害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受害人得不到赔偿,出于公平的考虑,让有可能造成损害的人承担一个补偿责任,使受害人得到救济。这个条文的更大作用在于阻吓高空抛物的违法行为,促使大家遵守公共生活规则,避免造成损害,目的是加强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在高空落下物致人损害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是比较合适的。
举证责任倒置的出现是由于在特殊侵权行为引起的纠纷中,受害人往往是公民个人。如果拘泥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受害人必须对侵权行为的全部构成要件负举证责任。在受害人难以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主张时,其遭受的损失往往难以得到赔偿,不利于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因此,法律将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方承担,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告方一种保护。在高空落下物致人损害的案件中,公安机关采取侦查手段都无法确定真正的加害人,受害人凭借自身的力量更不可能知道。由全体建筑物使用人就自己无过错或与损害事实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来承担证明责任比要求受害人证明具体的加害人来说更容易些,也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对于此类案件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之难往往限制了受害人提起诉讼,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将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方,使受害人摆脱了必须举证具体谁为真正致害人的劳累和束手无策,为当事人提供了救济途径。法律是当事人寻求的最终保护途径,由于法律的过高要求,受到损害的当事人被拒之门外,自己承担责任,加重了受害人的不幸,也会使当事人对法律失去信心。因为这样的高空落下物行为危害的是不特定人的安全,每一个在建筑物旁的道路上行走的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出台,填补了法律的空白,解决了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为法院裁决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裁判结果的统一。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针对同样的事实,各地的司法实践并不统一,裁判结果完全不同,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造成了每起案件均提起上诉、申诉及信访。例如,重庆烟灰缸案件一审后,大多数被告均委托律师提起上诉,即使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仍有绝大多数被告提起申诉。济南菜板案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后,原告仍在信访。《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此类案件至今尚未听说有缠诉事情发生。
首先,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受害人的救济。让一个已经遭受不幸的受害人承担全部损失是不合理的,况且可能实施抛物行为的人是一个集体,其负担风险的能力更强。
其次,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发现真正的行为人。在由所有可能实施抛物行为的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况下,那些没有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了避免被指责,就会想办法去找出真正的责任人。也许有人本来就知道谁是真正的抛物行为人,如果这个知情人要为真正行为人承担责任,他就会有动力揭发;反之,他更可能选择保持沉默。
第三,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预防高空抛物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如果在没有明确的抛物人的情况下,由受害人自己承担责任,那么可能会激励那些真正的行为人继续进行高空抛物,或者那些原本不高空抛物的人也会加入抛物的行列。但是确立了这一规则后,那些高空抛物者想要抛物时,不仅需要小心注意楼下经过的路人是否可以发现他,而且更得注意周围的邻居是否可以发现他。当高空抛物者成为过街老鼠时,这种现象就可能减少。
总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所有人就其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其不存在过错(如事发时家中没人等)负举证责任,免除了对受害人过分的要求,能更有效地制裁民事违法行为。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仰着头走路,而法律上的充分保障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从楼前或楼下行走时,都有充分的安全感。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可能是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推定加害人)。具体如下:
建筑物的使用人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包括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和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