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归责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高危作业侵权法律知识

高空坠物归责原则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1-09

 
99419
有时候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人在高处进行倒水或者是丢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因为高空丢物造成他人损伤是会追究责任,那以下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这方面的责任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这方面的原则进行相关的介绍。

一、高空坠物伤人的归责原则

在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归责原则并非对当事人主观过错的推定,而是对于高空坠物的侵权行为本身和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推定。因此,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是无过错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根据法律特别规定,即使加害人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案件的顺利开展。尽管会牵涉到无辜的业主参与诉讼,但通过其他业主的行为能够更好地推动案件进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加害人。

其他业主并非直接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而是在无法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情况下才承担补偿责任。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寻找线索发现加害人,或者通过证据证明自己当时不在现场或坠落物与自身无关,从而免除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合理分配不幸损害”的思想为基础,这正是《侵权责任法》第87条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同时也为第87条规定提供了责任分配的依据。

因此,高空坠物伤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责任承担

1、责任主体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承担补偿责任。相较于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限定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体现了公平原则。通过第87条的规定,让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能保证受害人得到救济,又能避免因过多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对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发生起到一定作用。这一立法规定是合理的。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责任类型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何种责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原因如下:

(1)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

(2)有违公平原则。虽然让多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为某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有失公平,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损害的最小化是必要的。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

(3)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在一人承担连带责任全部赔偿后,其他人可能会互相推诿,导致新案件的产生,增加了法院的负担。

综上所述,采用按份责任较为妥当。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3、免责事由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1)确定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2)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于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

(3)不可抗力。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承担责任,那么在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时更应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2.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
  3. 高空坠物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
  4. 高空抛物砸车物业承担责任吗
  5.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2. 高处坠落事故的法律责任与分类
  3.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4.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5. 高度危险作业及责任概念解读
  6.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物业的法律责任分析
  7.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