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8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房屋赠与合同约定的赠与期限到期后,赠与人仍然不交付房屋的,受赠人可以要求赠与人交付房屋,如果赠与人仍然不交付,受赠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房屋赠与行为通常发生在公民之间,如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人们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无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受赠人。因此,在调解处理这类纠纷时,应本着家庭和睦、生活稳定、社会和谐、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消除隔阂、巩固感情。双方应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以解决矛盾。
赠与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对赠与人和受赠人形成法律约束力。不同的赠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在调解赠与纠纷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因此,应正确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具体可从赠与是否成立、赠与是否履行、赠与是否可撤销、受赠人是否履行了约定义务等方面进行法律判断,据此对赠与纠纷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找出纠纷症结所在,本着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公平合理的原则,努力寻找调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