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存在侵权行为,那么可以追究侵权人的责任。然而,网络侵权证据往往难以获取,因此需要将网络上的证据固定在其他载体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如果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赔偿是根据实际损失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物质损失较少。而精神损害赔偿是侵权行为中较为常见的赔偿项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如果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或人身自由权受到非法侵害,造成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除了判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如果对于网络肖像权侵权解决有疑问或顾虑,无法自行解决,建议寻找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