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4-13
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信息的收集、传播和管理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然而,个人隐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的记录和储存功能以及网络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的搜集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加,个人隐私被窥探和窃取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在网络空间中,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可分为以下情形:
1. 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
通过利用网络跟踪软件非法跟踪用户的行为,搜集用户的喜好、访问网站和停留时间等信息,建立庞大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并将其用于营销或出售给其他商家,从中获取利润。
2. 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
例如,个人电子邮件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他人、黑客或网络服务提供商截获和篡改,使收信人看到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发信人发送的。
3. 非法侵入、窥探个人领域
网络黑客侵入他人电脑,进行浏览、下载、更改、删除、窃取等破坏活动;商家向个人电子邮箱投放垃圾邮件。
4. 擅自泄露他人隐私
例如,将他人的个人资料公开,并以其名义发布色情服务的广告。
网络隐私权是在传统隐私权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概念。由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未形成确切而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它也包括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如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与网络有关,是否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网络隐私权具有以下新特点:
1. 客体的扩大化和数据化
网络隐私权涉及的客体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个人领域,还包括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个人数据在网络空间中得以记录、储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