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1-28
个人隐私权是一种受到法律系统支持的人身基本权利。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秘密的权利。这意味着个人的隐私权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他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个人对于他人介入其私生活的程度、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
如果通过网络曝光他人隐私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样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如果单位犯有上述罪行,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
除非获得权利人的明确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进行以下行为: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同样适用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