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人身攻击的法律处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法律知识

网络造谣人身攻击的法律处罚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4

 
417497
在现实生活中谣言是非常多的,而网络是谣言传播的温床,网络传播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的特点,造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那么网络造谣人身攻击如何进行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民法典》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的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因此,此条例已被《民法典》所取代,并且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

网络造谣的法律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网络造谣行为的处罚取决于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诽谤罪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对于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依照该法承担侵权责任。其中,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刑事处罚。根据该条款,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除外。如果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上述行为,且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无法提供证据的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散布谣言行为的认定

散布谣言行为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扰乱社会秩序。散布谣言是指捏造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并向他人传播。例如,制造将要发生地震、战争等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是指编造虚假险情,如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爆发、火警、治安警情等,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上述行为的客观后果足以引起群众恐慌,干扰了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单位的正常工作,扰乱了社会秩序。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过失实施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行为。行为人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有的是为了故意制造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的是出于报复,给某些单位施加压力,有的是出于精神空虚,为了寻求刺激、看热闹等。行为人的动机不影响本行为的构成,但可以作为给予其处罚轻重的依据之一。
延伸阅读
  1.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2.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3. 专利代理机构怎么合作
  4. 侵权责任法中对网上人肉搜索的规定
  5. 名誉侵权是否构成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2. 网络造谣人身攻击的法律处罚
  3.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4. 网络犯罪的特点
  5.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6.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7. 网络小说中出现歌曲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