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会造成什么影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名誉侵权会造成什么影响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12

 
97982

名誉侵权的法律影响

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名誉侵权行为: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但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的范围应与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范围相当。

经济损失赔偿

对于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而要求赔偿的公民和法人,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

公民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等因素来酌定赔偿金额。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必须是故意的,可以通过言语、书面文字或行为举止等方式实施。侮辱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101条的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

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毁损的行为。诽谤行为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过失的,可以通过言语、书面文字或任何其他方式散布虚假事实。诽谤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101条的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

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名誉受损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文书和实施的公开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如果报道客观准确,不应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然而,如果报道失实或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应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新闻材料引发的名誉纠纷

对于因提供新闻材料引发的名誉纠纷,需要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 主动提供新闻材料,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2. 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然而,如果发表时已经得到提供者的同意或默许,导致他人名誉受损,应被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延伸阅读
  1. 损害他人名誉是侵权吗
  2. 诽谤罪犯罪行为有哪些严重后果
  3. 网络名誉侵权的形态研究
  4. 网络谣言是侵权行为吗
  5. 名誉权败诉有什么影响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出轨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2. 有人把隐私放到网上怎么办
  3. 侵犯隐私有哪些法律责任
  4. 失火补助申请书怎么写
  5. 员工出错导致公司损失要赔钱吗
  6. 车子放在路边被别人撞了怎么办
  7. 私自进入他人房屋并造成损失怎么办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