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遭受侵权案件的定性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在校学生遭受侵权案件的定性问题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1-04

 
97781

校园侵权案件的定性与责任

案由

校园侵权案件的定性为公民生命权、健康权侵权案。

学校的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若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校园侵权案件的特点

范围

校园的范围主要包括幼儿园、学校未成年学生等教育机构。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中、小学校或幼儿园,对在校未成年学生均负有教育、保护义务,是发生校园事故的主要场所。高校在校学生一般均已成年,其在校期间受到的伤害,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发生时间和地点

校园事故是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有关事故。在校组织的与教学有关的其他活动期间,如在校上课、出操、开运动会,或者在校春游、参观等,但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放假期间等情形,则不应认定为在校期间。

侵权性质

校园事故的性质是对未成年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侵权事件。如果事故仅造成未成年学生的财产损害,而并未造成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伤亡后果,则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加害行为人

校园事故中的加害行为人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其他学生、校外人员等。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具体的加害人,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设施老化、未成年人的特殊体质等原因,也有可能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校园侵权的定义

校园侵权,是指学生在学校承担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期间所受到的人身伤害事件,也称为校园伤害事故。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受害主体小的特定性。
  2. 损害地点的特定性。
  3. 损害时间的特定性。

学生首先必须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在家休学的学生不应当包括在内。其次,由于大学生为成年人,应当不属于此处所指的“学生”。幼儿园的儿童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生,但由于是未成年人,应当受到相应的保护,所以应当为此处的学生。至于在中小学学习的成年人,虽不是校园侵权的主体,但考虑到其易受到外界侵害的特点,与未成年学生类似,可以类推适用校园侵权的相关规定。

延伸阅读
  1. 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概念,特征和归责原则是什么
  2. 校园侵权案件中,学校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3. 校园侵权责任的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4. 二十年前被校园欺凌还能报案吗
  5. 在校未成年人侵权谁做被告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出租屋失火的处罚依据消防法
  2.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3. 阿里首诉造假店: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4. 家人被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5.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6. 盗窃公私财物怎么处罚
  7. 在校学生遭受侵权案件的定性问题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