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校园暴力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法律知识

如何防范校园暴力犯罪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4-20

 
97331
如果调阅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不少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勒毙,等等,这些血腥的字眼随处可见。

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但仅仅懂得法律并不能使人不犯罪。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教导他们遵守基本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法律的敏感性。所谓法制感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让人们明白生活在社会中应该是平等、公正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同情和怜悯。换句话说,我们要培养孩子们朴素的道德情感。

青少年犯罪现状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15-16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指出,心理上的狭隘、自私、自我中心和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在原因,而不良的社会环境、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外在原因。对于青少年来说,暴力犯罪是对社会、他人以及自己造成最大危害的。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源

暴力案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或一类人群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与现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不可分。现在孩子的暴力倾向最简单的例证随处可见,比如说,过去几岁的孩子斗嘴时最爱说“我打你”,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杀了你”!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防范

对于青少年暴力犯罪,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可以说,到青春期即12-13岁再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防范已经晚了。犯罪预防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行为规范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从幼儿时期就过多地接触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长过度溺爱或打骂孩子,使其形成骄纵或暴力的人格,到青春期时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造成犯罪。因此,防范青少年犯罪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得越早,减少犯罪的成本就越低。

暴力文化的影响

笔者认为,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与暴力文化的普及密不可分。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一部分成年人无法割舍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尽管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缺乏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处于放任状态。

延伸阅读
  1. 校园欺凌反抗回去会受到刑事处罚吗?
  2. 遭遇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应对
  3. 恶作剧是否构成校园欺凌的法律解析
  4. 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5. 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暴力是否触犯刑法?

侵权责任主体热门知识

  1. 劳务协议
  2. 学校退餐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未满18岁进厂属于童工吗
  4. 校园暴力相关规定及处理措施
  5. 校园冷暴力: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
  6. 孩子借高利贷能否报警?
  7. 小孩在幼儿园摔骨折怎么赔偿
侵权责任主体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