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3-2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情况,如果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如果能够证明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学校则不承担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如果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如果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的人身伤害,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学校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校园欺凌,也被称为校园暴力,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分为单人实施、少数人数实施和多人实施。欺凌行为通常发生在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导致受害者长期遭受欺凌。在欺凌过程中,受害者可能遭受心理问题,影响健康和人格发展。调查显示,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校园霸王们的存在,他们享有社会保护,欺负不听话的同学。
总理指出,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的频发不仅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应与相关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特别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对人尊严和生命的漠视行为。
校园欺凌不一定局限于校园内,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主要表现为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给他们造成心理和肉体上的痛苦。校园欺凌往往是重复发生的,而不是偶发事件。欺凌者通常不认为自己有错,而受害者则因为害怕事态的发展而默默承受,不敢反抗或告发。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身心受到长期折磨。
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对欺凌者和旁观者产生负面影响。欺凌者因为长期欺负他人而得到满足,缺乏同情心;旁观者则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恐惧。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不可小觑,他们通常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双重创伤,并可能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因此,学校必须正视和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学生和家长的努力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