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0-29
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期间受到侵犯,导致伤、残、死或其他无形损害的事件。与社会上发生的人身损害不同,校园伤害事故具有以下特点:
1. 特定主体:受害主体只能是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包括公立、私立学校中走读制和寄宿制的学生。
2. 特定地点:学生损害的地点必须是在校园内及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特定场所。
3. 特定时间:学生受损害是发生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期间,学生离开学校时的非学习、生活期间除外。
基于以上特点,校园伤害事故可分为以下四类:
1. 学生之间的伤害事故:
包括学生彼此之间因为运动、游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伤害;学生违反法律、法规、制度,实施危险行为导致的伤害;学生的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导致的伤害。
2. 学校未履行义务导致的伤害事故: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存在明显不安全因素;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疏漏或混乱,存在重大隐患;学校违反规定,组织或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学校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 教师或其他学校员工责任导致的伤害事故:
包括学校知道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知道或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注意;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受伤,教师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制止;教师发现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发生伤害。
4. 意外事故导致的伤害事故:
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原因并非学校的教师和同学,而是一些意外的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承担的义务是一种公法上的义务,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因此,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应纳入侵权行为法的调整范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的规定,对于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给予适当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责任者根据过错程度的比例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当事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必须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责任。当事人在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需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综上所述,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分类和归责原则是根据学校、学生和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确定的。同时,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证明内容需要涵盖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责任等方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