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损害之公共赔偿救济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27
【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损害之公共赔偿救济的理论依据
解决环境侵权的社会、合法、经济、公益和受害人权益矛盾的必要性
环境侵权的背景
环境侵权是工业文明和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用环境、资源开发和技术改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可控或不可控、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环境侵权的特点
1. 环境侵权本身具有经济目的性,关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2. 环境侵权往往以合法的生产为前提,有些甚至是合法的、达标排放的行为。3. 环境侵权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副产品,起因于人类追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效益提高的功利目的。4. 某些环境侵权本身是社会公益的一面,但同时也产生环境隐患。
环境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的不同
环境侵权行为的原因具有社会合理性、合法性、价值性和公益性。因此,在环境侵权中,侵权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或特定社区作为环境侵权的间接或实际受益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人无法承担的部分责任,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一定程度的填补,以解决环境侵权原因和行为后果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需求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目标。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等问题。这要求生产者增加环境投资,控制环境污染,建立环境治理设施,但同时也会增加经济开发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矛盾。
解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矛盾的途径
不能采取悲观的态度认为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也不能放弃环境效益或经济增长,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要求。环境侵权既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在现有排除环境侵权不可能或极不经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经济损失补偿的办法,通过权益的互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的平衡。
实现人际和代际利益动态平衡的客观要求
环境侵权对代际利益的影响
环境侵权具有累积性和潜伏性的特征,使得某些环境侵权的损害结果可能发生在下一代或几代人身上。传统的民事救济制度无法解决隔代人向侵权责任人求偿的问题。维护代际利益平衡,实现代际公平,已成为当代环境立法的重要理念。
解决代际利益冲突的途径
在私权救济和国家赔偿无法解决隔代环境侵权责任时,启用公共赔偿救济制度,对于解决隔代环境侵权责任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协调社会集体发展权和个体生存权的矛盾
环境侵权与集体发展权的关系
环境侵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社会集体发展权的伴生产物。发展经济是集体发展权的核心,也是个体生存权的重要前提。
解决集体发展权和个体生存权矛盾的途径
环境侵权的责任关系涉及到企业个人的责任,也涉及到社会的责任。在企业存在的同时,社会需要某一行业或特定企业的发展,这种存在和发展本身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或公共福利。因此,社会整体发展权应当为环境侵权的损害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私权救济和国家赔偿无法解决问题时,启动社会公共赔偿救济制度,可以解决集体发展权和个体生存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