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如何进行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5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程序与管辖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具体程序和管辖范围。
原告的资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满足时,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或者受国务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部门,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1. 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2. 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3. 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
管辖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三条的规定,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由以下法院管辖:1. 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实施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2. 损害结果发生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3. 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如果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交由具备审理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审理机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由人民法院的环境资源审判庭或者指定的专门法庭进行审理。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具体程序和管辖范围,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