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26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是基于1979年的《环保法(试行)》进行修改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近20年来国际国内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环保法》的修改已是势在必行。
依法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立法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步。从创制法的角度来看,立法是制定法律的过程,将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然而,立法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立法者本身存在认知和认识的局限性,无法全面了解客观事物,加之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其次,法律无法预知立法后的变化情况,立法后的变化往往难以预料。因此,修法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修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立法,只是与制法权表现不同,修法是对已有法律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1. 提升《环保法》的地位
目前我国现有的《环保法》地位相对尴尬。首先,它不是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与刑法、民法等法律地位不平等,无法统领其他环境相关法律;其次,由于大气、水、固废等污染防治法的制定,《环保法》失去了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难以实施。因此,需要通过修改《环保法》来提升其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地位。
2. 适应环境问题的高要求
现实社会中严峻的环境问题对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因此,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环境进行比较抽象的界定和适当列举的模式,避免立法时的局限性。同时,也需要对环境进行明确的法律定义,以满足法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