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16
发布虚假广告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构成虚假广告罪,那么虚假广告罪是怎么认定的,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是怎么样的,接下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为你答疑解惑,相信看过下面对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的介绍你会有了解。
虚假广告罪的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因此,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如果情节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行政处罚措施。
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规定,如果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将按照《商标法》进行行政处罚。只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才能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性。虚假广告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有以下重要区别:1. 直接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秩序,而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注册商标的管理秩序。2. 客观行为不同: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是使用虚假广告对商品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 侵犯的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 客观方面不同:虚假广告罪采用的是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诈骗罪采用的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3. 犯罪主体不同: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的犯罪主体。
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产品质量法》第140条的规定,并且又以虚假广告的方式对商品质量进行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通常都伴随着以虚假广告作欺骗宣传的行为,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因此只能选择一种重罪进行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然而,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来说,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仍然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者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应当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