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电子商务国际税收管辖权面临哪些问题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1-31
1.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及其影响
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
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可分为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两种形式。积极冲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某一商务活动同时主张管辖权,而消极冲突则是指各国都不主张管辖权的情况。国家对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征税的原则取决于其法律规定的税收管辖权基础。发达国家倾向于扩大居民税收管辖权,限制其他国家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则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要求扩大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总体而言,各国普遍认同以所得来源地为优先原则。
电子商务对来源地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出现引发了对“来源地”的界定争议。美国财政部在1996年发布的《全球电子商务选择性的税收政策》一文中明确表示其倾向于加强居民税收管辖权,而非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尽管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并未被完全废弃,但可能会大幅削弱。这必然引起发展中国家的不满,进而导致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常设机构的界定问题
常设机构是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联系因素之一。根据OECD和联合国的范本,如果一个非居民在一国设立常设机构,并通过该常设机构从事经营活动并取得所得,该国可以认定其所得源自本国,从而按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然而,在电子商务中,传统的管理中心、营业中心和常设机构等概念变得模糊不清,难以确定。此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无需在国外设立常设机构即可进行国际交易。对于确定服务提供地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常设机构”概念而言,由于商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其意义逐渐丧失。许多国内商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而外国销售商并没有在该国设立常设机构,因此无法对其在本国的销售和经营活动征税。
交易地的界定问题
互联网的全球性和不可见性使得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之间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定性。仅仅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注册要求只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而在互联网上设置一个无法追踪的网点非常容易。这使得互联网网址与实际交易发生地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微妙。尽管网址可以告诉我们ISP是谁,但却无法获知连接到该网址上的计算机的情况,甚至无法确定该计算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机构难以追踪交易,无法确定交易发生地,给税收管辖权的行使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于关税而言,无法确定网上交易是否跨越国境。
国际避税和反避税问题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人员和资产的国际流动,以减轻税收负担为目的的行为。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纳税人遵守税法产生了影响,为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也可能带来黑色经济的机遇。电子商务的黑色经济手段是高科技的,其结果是隐蔽的。在互联网上,交易是无形的,交易与匿名支付系统相连,没有实体合同,交易过程和结果不会留下作为审计线索的痕迹,从而使确定纳税人身份或交易细节变得十分困难。缺乏明确的纳税人或交易数据,很难确保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交易者遵守税法。互联网为国际避税行为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对跨国公司内部价格转移的监管和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跨国集团内部功能的完善和一体化,使得操纵转让定价、转移利润以及从事国际税收筹划更加便利。因此,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避税和反避税斗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