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的债权在分配时仍未得到清偿的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法律知识

破产企业的债权在分配时仍未得到清偿的怎么办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13

 
94213
现在的社会的竞争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公司直接面临着破产的情况,而并不是每一个公司在破产的时候都是没有债权的,那么破产企业的债权在分配时仍未得到清偿的怎么办?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破产企业债权未清偿的分配方式及法律规定

债权分配方式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条,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都被视为债务人的财产。在破产程序中,债权可以按比例分配给破产企业的债权人。

通知债务人

同时,在债权分配时,破产企业的债务人也需要被通知。这是为了确保债务人了解债权的分配情况,并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相关法律规定

撤销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如果涉及债务人财产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况之一,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1. 无偿转让财产;2. 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3. 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4. 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 放弃债权。

个别清偿的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如果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且满足本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但是,如果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则不适用撤销。

无效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三条,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以下行为被认为是无效的:1.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2. 虚构债务或承认不真实的债务。

追回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四条,管理人有权追回因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或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行为而取得的债务人财产。

出资义务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如果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追回非正常收入和侵占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六条,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如果利用职权获取非正常收入和侵占企业财产,管理人有权追回这些财产。通过以上法律规定,破产企业的债权在分配时可以按比例分配给债权人,并且需要通知债务人。同时,相关法律规定了一系列行为的撤销、无效和追回,以保障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公司破产程序需经法院裁定
  2. 企业破产法的申请条件
  3. 资不抵债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
  4. 债务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所需材料
  5. 公司破产申请的受理审查

破产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撰写破产申请书
  2. 企业自行破产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
  3. 破产整顿与和解制度
  4. 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和程序
  5. 担保物权及其标的物
  6. 加强破产企业资产拍卖工作的法律审查
  7. 合伙人共同债务一方无力偿还会怎么样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