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是如何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27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一般是在债务负担过重的原因造成的,债务重组的方式很多,可以用内部资产清偿债务,也可以引入外部资金清偿债务。在债务重组中往往涉及到盈余管理,那么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法律专业解析
一、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定义
根据中国会计学界的研究和分析,债务重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以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而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这种行为旨在使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目的
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避税、获取政治资本、规避债务契约约束以及筹资。其中,筹资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尤其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准入和监管政策密切相关。我国证券市场实行审批制度,使得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市的资格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保持上市资格对于获取利益至关重要。即使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只要能够保住上市资格,仍然能从其他企业处获得可观的利益。
三、新会计准则下的债务重组变化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修改,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根据新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在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根据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行为。新准则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排除了非财务困难条件下的清算或改组以及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这一改变缩小了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2、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旧准则使用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即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建立在活跃市场的基础上,当活跃市场不存在时,确定公允价值还涉及折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等因素。这些情况增加了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为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3、新会计准则将重组损益的确认方法进行了变化,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旧准则将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新准则将债务重组的收益和损失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这种处理方式通过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进入利润表,扩大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成为虚增资产和操纵利润的手段,使企业的账面盈利扭亏为盈。通过新会计准则的改变,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响。企业需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运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