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17
1. 通知、公告债权人:在清算组成立后的10天内,清算组应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
2. 申报债权:债权人应在清算组成立之日起30天内,如果未收到通知,则在清算组公告之日起45天内申报债权。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债务。
3.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清算组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如果发现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应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并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
4. 登报公告:根据法律规定,破产清算应进行登报公告。
破产申请是指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在我国,破产程序的开始以法院受理为准,而不是以申请为准。因此,破产申请并不是破产程序开始的标志,而是破产程序开始的条件。
具有破产申请资格的民事主体是与破产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并且依法具备破产申请资格。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与破产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都具备破产申请资格。例如,公司的股东、董事不能以股东或董事的名义申请公司破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债权人和债务人才具备合格的破产申请资格。因此,破产案件的申请分为债权人申请和债务人申请两种形式。
根据破产法第8条的规定,破产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即需要提交破产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破产申请书采用法院规定的统一格式。而相关证据是指用于证明破产申请书所列事项真实性的文件,例如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或护照等用于证明申请人身份真实性的文件,以及债权人用来证明债权有效存在和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合同、借据、催款通知书等的文件。
个人申请破产后,可以视为其已经没有还债能力。因此,对于个人的债务问题,需要从其不具备还债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债务应当清偿。如果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可以经债权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决,分期偿还。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偿还但拒不偿还,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因此,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债务得不到偿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但拒不偿还。
对于无力偿还的情况,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可以按照分期偿还的方式进行偿还。而对于永久无力偿还的情况,只能依靠债务人个人现有财产进行清偿。这需要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然后进行执行。换句话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能够获得多少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