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保全有哪些限制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的持票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申请对票据权利进行保全的,保全票据权利有利于保障持票人的合法利益,那么票据权利申请保全有怎样的限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票据权利保全的限制
依据我国票据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我国票据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票据权利保全的限制情形包括需要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供担保,以及造成损失需要进行赔偿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在审理、执行票据纠纷案件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提供担保,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的情形包括:(一)不履行约定义务,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所持有的票据;(二)持票人恶意取得的票据;(三)应付对价而未付对价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据;(四)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贴现的票据;(五)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质押的票据;(六)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票据。
申请票据保全错误造成损失的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二条,如果当事人因申请票据保全错误而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持票人享有的票据权利
1、挂失止付
(1)只有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丧失时才可进行挂失止付。具体包括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四种。(2)挂失止付并非票据丧失后必经的措施,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最终需要通过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普通诉讼来恢复票据权利。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后,应立即停止支付。如果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后的12日内未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则挂失止付通知书自第13日起失效。(3)如果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在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前已向持票人付款,则不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是出于恶意或重大过失付款的,除外。
2、公示催告
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公告方式通知不确定的利害关系人在限期内申报权利。逾期未申报的利害关系人,其权利将失效。法院可以通过除权判决宣告所丧失的票据无效。
3、普通诉讼
普通诉讼是指失票人作为原告,以“承兑人或出票人”为被告,要求人民法院判决承兑人或出票人向失票人付款的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