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票人权利有哪些构成要件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5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综合性权利的持票人权利,涵盖一系列综合性因素,即持票人(主体)、票据本身(客体)、持票人在票据整个流转过程中相关的民商事行为(行为),包括其票据行为、票据法上行为、以及其他票据基础关系上的民事行为。
构成持票人权利的要件
一、持票人的票据权利能力和票据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票据行为人应被认定为具有票据权利能力;而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票据行为人也应被认定为具有票据行为能力。无票据行为能力或受限制的票据行为人根据法律规定无法独立进行票据行为,但这并不影响其他具有票据行为能力的人进行票据行为的有效性。
二、所持票据的完整合法有效性
完整合法有效的票据主要指票面完整,符合票据法规定,必要的记载事项完备,未记载不得记载的事项。如果票据行为人在进行票据行为时未记载必要的事项,将导致相应的票据行为无效。我国《票据法》对汇票、本票、支票的应记载事项进行了规定,缺乏必要的记载事项或记载了不得记载的事项都会破坏票据本身的完整合法有效性。同时,这些应记载事项必须是明确肯定的,如果票据内容不确定,票据也将无效。
三、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票据是指持票人按照票据法规定进行转让,并善意地从无票据权利人手中取得票据,从而享有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享有其票据权利,无论原票据权利人因何原因丧失了票据,均不能要求善意取得票据人返还票据。各国票据法和相关国际公约在解决原票据权利人与最后持票人之间的冲突时,普遍确认善意持票人拥有票据权利,不再承认原权利人的票据权利,即善意取得票据的制度。例如,日本票据法第16条规定,当汇票的持有人根据连续的背书证明其权利时,将被视为合法的持票人。无论因何原因丧失了汇票的占有者,只要持票人能够依照前述规定证明其权利,就没有返还票据的义务。然而,如果持票人是出于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汇票,将不适用上述规定。类似的规定也存在于英国票据法第29条、德国票据法第16条和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6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