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10-21
汇票的转让是指汇票的持票人以背书或仅凭交付的方式将票据权利让与他人的一种票据行为。根据我国《票据法》规定,汇票的转让只能采用背书的方式,不能仅凭单纯交付方式。
根据《票据法》第27条第二款规定,如果汇票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那么该汇票就不能进行转让。根据《高法审理票据纠纷案司法解释》第53条的规定,如果有人以这样的汇票进行贴现或质押,并通过贴现或质押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法院将不支持这种主张。
背书是一种要式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才能有效成立。
背书人的签章是确定背书人的债务人地位和担保责任的依据,必须记载。背书日期是相对应记载事项,如果背书未记载日期,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
根据《高法审理票据纠纷案司法解释》第49条的规定,如果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的名称,而将票据交付他人,那么持票人可以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这样的记载与背书人的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背书人之后的持有人将记载有禁止背书的汇票转让,那么原背书人对依此取得汇票的一切当事人,包括被背书人、背书人和最后持票人等,都不承担票据责任,只对直接的被背书人承担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28条规定,如果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
根据《票据法》第33条的规定,背书不得记载附有条件的背书和部分背书。
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汇票的背书人与受让汇票的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根据《票据法》第31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必须连续背书。如果背书不连续,付款人可以拒绝向持票人付款,并自行承担责任。
1. 委托收款背书:持票人以行使票据上的权利为目的,授予被背书人代理权的背书。这种背书确立的是一种代理关系,被背书人只是代理人,未取得票据权利,背书人仍是票据权利人。被背书人可以代为行使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但不能行使转让票据等处分权利。
2. 质押背书:持票人以票据权利设定质权为目的而在票据上作成的背书。这种背书确立的是一种担保关系,被背书人并不因此取得票据权利。如果记载了“质押”文句,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兑票据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36条的规定,如果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超过付款提示期限,就不得进行背书转让。如果背书转让了,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