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8
1、帮助当事人选择执行法院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强制执行,情况紧急时要帮助当事人在执行立案前申请财产保全。
(1)选择执行法院。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第一审人民法院、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财产所在地法院、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均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根据不同情形,从便于当事人实现权利的原则出发,选择申请执行的法院。
(2)正确理解申请执行期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必要时,在执行立案前申请财产保全。法律文书已生效,但还没到申请执行期,此时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2、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已被其它法院查封时,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将案件移送其它法院执行或者申请参与分配。
被执行人在多家法院都有执行案件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其它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了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而被执行人又无力偿还全部债务时,律师可以申请将案件移送已控制被执行人财产的法院,或者要求参与分配。
3、发现执行法院执行不力时,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4、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被执行人通过规避执行行为恶意转移财产,执行法院可以通过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或者告知申请执行人通过诉讼程序追回被转移的财产。
对于金钱类案件,律师要协助执行法官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或提供财产线索。
1、在查找财产方面,法院目前的做法是进行“四查”,即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登记、股权、车辆等信息。全国多家省市法院已经设立执行信息查询中心,实现了对被执行人存款、房产、工商信息、车辆等信息的直接查询。
2、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线索。律师可以引导、指导当事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包括其他账户、基金、股票、理财账户等。律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积极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财产线索。
3、申请法院采取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法院可以采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公布失信名单、罚款、拘留等措施来推动执行进展。律师可以代理当事人提交申请书来促进执行,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对被执行人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