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处理方法及程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处理方法及程序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05

 
9008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在法庭上打官司都是要证据的。那么其实证据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其实证据有两大好处,一是能够很好的打击犯罪者,通过证据调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将罪犯抓住。二就是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但是我们在法庭上提交证据也是需要一个审查程序的,那么,对证据的庭前审查程序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

诉讼证据调查的流程

一、起诉

1. 原告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正本,并提供与被告及第三人人数相符的诉状副本。

2. 诉状应附有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主张相关的证据原件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证据复制件。

二、受理

1. 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应在7日内立案。

2. 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3. 立案时,应填写立案审批表,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同时,需要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提供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以及证明案件事实的必要证据材料,并交纳诉讼费用。

4. 如果案件需要进行财产保全,可以在立案时一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和担保申请书,并交纳保全费。

审核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证据的合法性要求证据的形式、收集和运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因不符合证据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丧失证据资格,不能作为诉讼证据采纳。

具体需要审查的内容包括:

1.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七种。任何一种证据都必须属于上述不同类型之一,否则不能作为诉讼证据。

2. 法律还对各种证据应具备的手续作了明确规定。例如,用作证据的合同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签名或盖章;物证必须是原物。

3. 手续不齐全的证据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例如,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才符合证据的法定手续。

延伸阅读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操作规程
  2. 指定管辖案件的拘传执行
  3. 没收财产的刑罚是否需要强制执行
  4. 刑诉法涉外管辖程序
  5. 行政诉讼异地管辖规定是怎么样的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离婚抢孩子被打了怎么办
  2. 民诉法100条的情况紧急是何情形
  3. 贷款逾期多久要负刑事责任
  4. 手筋断了可以定伤残吗
  5. 去法院撤诉需要钱吗
  6. 交警执法需要几个人
  7. 还款期不明如何算时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