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8-31
仲裁裁决撤销制度是指当事人对符合法定情形的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申请,并由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核实,决定是否予以撤销的制度。
在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司法审查范围方面,存在以下两个争议问题:
1. 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之争
在司法实践中,对《仲裁法》第58条的规定往往被称为程序审查。然而,这种观点似乎不太准确。根据该条第一、二和六项规定,即“没有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这些审查事项既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程序内容,也不属于实体法的范畴。因为这三项审查一方面必须根据具体仲裁争议的情况来判断,从而涉及到裁决的实体因素;另一方面,也没有直接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判断,与实体内容不同。因此,应该认为,上述规定是以间接方式否定裁决合法性的手段。而第三项规定,即“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显然属于对仲裁程序的监督。而第四和第五项规定,即“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属于对仲裁裁决实体内容的监督。上述观点基于对程序法和实体法概念的理解。尽管在学术界对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存在争议,但筆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仲裁程序主要包括对仲裁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开庭和作出裁决、裁决的撤销和执行等保证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程序规则。而实体内容则指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证据、事实和实体法。因此,《仲裁法》第58条规定的司法审查不仅包括程序问题,也包括实体问题,是全面的综合审查。
2. 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司法审查范围的适当性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内法、相关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通常将以下事项作为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争议事项不可仲裁、当事人无行为能力、当事人无陈述机会、缺乏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庭组成不当、仲裁程序不当或违法、仲裁员超越权限、仲裁员欺诈、受贿或渎职、裁决形式缺陷、仲裁违反公共政策等。即通行的立法例都是对仲裁裁决的非实体内容进行审查,涉及的实体审查仅以公共政策为限。可见,司法审查范围狭窄、法院监督和干预作用弱化,是大多数国家的仲裁立法和实践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