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的权利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基本制度法律知识

仲裁员的权利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14

 
89844
仲裁员的权利有哪些

中国仲裁法对仲裁员权利的规定存在问题

中国仲裁法对于仲裁员的权利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原本应该由仲裁庭行使的权利被赋予了仲裁委员会。这不仅不利于仲裁员公平、独立、认真负责地审理案件,也不能更好地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从而无法充分发挥仲裁庭的作用。这种职权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仲裁管辖的确认权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做出决定。”这一规定明确将对仲裁管辖的确认权赋予了仲裁委员会,而不是仲裁庭,与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自裁管辖”原则相背离。仲裁机构在没有获得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仲裁协议是否存在等管辖问题做出决定,这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

裁决和调解权的行使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2条和第54条的规定:“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这两条规定表明,对于仲裁案件的裁决权和调解权由仲裁庭和仲裁委员会共同行使。仲裁委员会不参与案件的实质审理却严守案件审理的最后一关,这显得十分荒谬。当事人只选择了仲裁员来审理案件,并未授权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核。仲裁委员会的这种做法难免会被认为是越权。

仲裁程序事项的安排

我国仲裁法对于仲裁员有权安排仲裁程序事项的规定相对较少,而仲裁委员会却对仲裁程序事项进行大包大揽,使得仲裁庭不得不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仲裁案件的审理。

因此,有必要扩大仲裁庭及仲裁员的权利,赋予仲裁庭“自裁管辖权”,改变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的做法。在仲裁庭组成之前的相关程序问题应由仲裁机构进行安排。一旦仲裁庭成立并且案件移交给仲裁庭后,关于仲裁程序的所有事项,包括开庭时间和地点、使用的语言、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的期限等,都应由仲裁庭来决定。此时,仲裁机构只应行使宏观管理职能,对个别程序问题的介入也只能限制在根据仲裁庭的要求进行协助的范畴之内。

此外,我认为我国仲裁立法还应赋予仲裁庭采取临时保全措施的权利。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只有法院才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权利,而我国仲裁中财产保全的规定则无法运作。为了体现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精神和趋向,《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7条明确赋予仲裁庭有采取保全措施的权力。为了维护仲裁的权威性,避免我国仲裁与国际仲裁脱节,我们有必要对仲裁的保全制度进行修改。

延伸阅读
  1. 外国债券融资特点
  2. 最新如何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3. 可以担当辩护人的范围是什么
  4. 医疗事故致死是否有死亡赔偿金
  5.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有哪些区别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微信转账单有法律效力吗
  2. 庭后可以补交证据吗
  3. 受理行政协议案件后被告可以反诉吗
  4. 怎么查车被法院保全
  5. 法院取消保全怎么查询
  6. 欠8000元找律师起诉大概要多少钱
  7. 民间调解机构怎么成立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驰名商标如何认定
  3. 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4. 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5.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之调解
  6.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仲裁
  7. 继承纠纷处理指南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欠薪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