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是不是要办离职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10
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委屈了,或是觉得公司没有给自己提供劳动合同等等,影响到了自己的权益,于是就会去申请劳动仲裁。但申请之后依然在公司里面工作,那么,申请劳动仲裁是不是要办离职?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劳动仲裁与离职的关系
一、劳动仲裁期间可离职
申请劳动仲裁并不要求员工必须在职,只要在仲裁有效时限内提出申请即可。员工可以选择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离职。
二、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内,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时,仲裁时效期间会中断。中断时效时,仲裁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中止。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申请仲裁的劳动者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内必须提出申请。
辞职流程
一、提交辞职报告
员工应提前30天将书面的《辞职报告》交给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会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并进行记录。
二、办理离职手续
根据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 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给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 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并确认上交无误后签字确认。
- 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 离职员工获得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关于与XX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 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并根据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果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果需要取出公积金,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 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 人事行政部重新归档离职员工的档案,并结清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