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25
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如果不存在,相当于没有约定仲裁机构。根据这种情况,当事人有两种选择:重新约定仲裁机构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从性质上看,仲裁协议是一种合同,其成立必须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式上,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协议。内容上,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争议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也可以是将来可能发生的。
我国法律只承认书面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保护。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表现为约束双方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权。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只能通过向仲裁协议中所确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来解决争议。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对仲裁协议中争议事项的司法管辖权,这是仲裁协议法律效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普遍适用的准则。
当事人关于仲裁事项的约定可以通过书面的仲裁协议或者合同中独立的仲裁条款来表现。后者在合同中具有独立性,即使合同未成立或者未生效,仲裁条款仍然有效,作为解决因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纷争的机制(当然,这也涉及当事人在该条款中对仲裁范围事项的约定)。
仲裁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这是仲裁的适用范围。涉及的纠纷包括但不限于货物买卖、商品房买卖、建筑工程及安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及供用水、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建筑工程、知识产权、保险、国际贸易、银行借贷及民间借款、联营及合伙、承包、土地使用权转让及抵押、广告发布、相邻关系、房屋拆迁、技术合同、产品责任、合资、合作等纠纷以及其他民事财产权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