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1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八条,人民法院对已经查封的动产可以直接控制。如果人民法院无法控制该财产,应在物品上加贴封条或采取其他足以公示查封、扣押的适当方式。
根据第九条,人民法院对已经查封的不动产应张贴封条或公告,并可提取保存有关财产权证照。对已登记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的查封、扣押、冻结,应通知相关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得对抗已办理登记手续的查封、扣押、冻结行为。
根据第十条,当查封尚未进行权属登记的建筑物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管理人或实际占有人,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告。
根据第十一条,当扣押尚未进行权属登记的机动车辆时,人民法院应在扣押清单上记载该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编号。如果权利人要求在扣押期间办理权属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应准许并及时办理相应的扣押登记手续。
根据第十二条,如果查封、扣押的财产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如果被执行人不适合保管,可以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被指定被执行人保管的财产,如果继续使用对该财产的价值无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由人民法院保管或委托第三人、申请执行人保管的财产,保管人不得使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对需要保全的财物进行清点后,加贴封条并就地封存,以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到一定的场所予以扣留,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可以负责保管被扣押物,但不得使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金融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动用。已经被查封、冻结的财产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根据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秩序时,有八种财产不得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司法解释明确列举了这八种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按照该标准确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未公开的发明或未发表的著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与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