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06
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担保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担保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书或保证书,并交付担保财产。担保书或保证书一经出具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订立担保合同。相比之下,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中的担保是双方法律行为或三方法律行为,属于合同关系,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存在单方法律行为,例如银行保函。
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担保是在司法程序中向法院提供的。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中的担保是由当事人自主决定的民事行为,不能强制执行。而司法程序中的担保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担保的申请人需向法院提供担保,或者是法院“责令”当事人提供担保。被担保的诉讼当事人虽然也会从担保行为中受益,但并不具备担保关系当事人的身份。
司法程序中的担保必须经过法院的审查认可,法院对担保的审查认可是担保能够执行的必要条件。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书或保证书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其生效无需法院认可为前提。然而,由于法院主导司法程序,具备审查担保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职能。如果法院不接受当事人提供的担保,即使受益人同意(如强制执行中的担保),该担保也无法执行,担保目的也无法实现。
司法程序中的担保仅凭借担保人向法院提供担保书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属于单方法律行为,无需担保受益人的承诺。相比之下,经济活动中的担保是合同关系,至少包括担保人提供担保和担保受益人接受担保两个意思表示,只有担保受益人的承诺生效后,担保关系才能成立。
此外,司法程序中的保证可以由本人提供,与经济活动中的保证只能由第三人提供有所不同。然而,在实践中,人民法院目前只接受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为自己提供司法程序中的担保。
司法程序中的抵押、质押担保的生效不以登记、交付等公示行为为要件,也不需要履行在有关部门办理登记的手续。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提供财产担保时,人民法院应当扣押该财产的权属证书,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办理担保财产的转移手续。其中,人民法院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有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办理该财产的转移手续,旨在保护财产安全,方便财产执行,与担保关系的生效无关。
相比之下,经济活动中的抵押、质押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需要进行设立担保物权的公示行为才能生效。如果未履行公示行为,则担保关系不会产生法律效力,例如不动产抵押需要进行抵押物登记才能生效。
由于司法程序中的担保适用民事诉讼法,担保人不享有担保法规定的各种抗辩权利,例如保证期间抗辩、诉讼时效抗辩、欺诈抗辩(如债权人欺诈保证人、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欺诈保证人)等。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担保人可以在担保书中注明抗辩权利。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适用意见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决定暂缓执行的,如果担保是有期限的,暂缓执行的期限应与担保期限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其中的“担保是有期限的”指的是担保人特别注明的担保期限抗辩权。如果暂缓执行超过担保期限,担保人可以在此抗辩法院的强制执行。
司法程序中的担保可以不通过诉讼程序,直接由法院通过执行程序实现被担保人的担保权益。法律明确规定了强制执行中的担保。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担保人的财产。
相比之下,经济活动中的担保除动产质押外,需通过诉讼程序实现被担保人的担保权益。无论是保证还是抵押,甚至是权利质押,如果第三方义务人(如存单质押中的存款银行)拒绝履行交付财产义务,质权人仍需通过法院诉讼程序来实现担保权益。
财产保全担保是指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担保。如果因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或案外人造成损失,申请人或担保人应予以赔偿。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担保分为诉前保全担保和诉讼保全担保。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范围首先由当事人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全部债务。而诉讼财产保全担保的范围则由法律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无权事先作出约定。对于申请人来说,担保的范围应包括申请错误可能给被申请人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而被申请人须担保申请人在未来生效判决中可能确定的全部债权能得以实现。
与担保范围密切相关的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数额。由于在保全过程中,相关财产通常情况下不受申请人控制,因此即使申请错误导致被申请人的损失,该损失不可能大到被保全财产数额的程度。因此,担保的数额应足以赔偿保全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具体的数额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