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7-30
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的,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评定精神病人作案时的责任能力状态必须具备两个要件: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医学要件指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而法学要件则是根据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精神症状对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影响。
关于不能辨认和不能完全辨认的法律定义,《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因此,在评定时首先要明确精神疾病的诊断,并判明其实施危害行为时所处的疾病阶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响,作出责任能力评定。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司法精神病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其违法行为在精神病学总数中居首位。一般情况下,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出现违法行为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时,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而当患者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者处于不完全缓解期及残留期时,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而对于处于稳定缓解状态的患者,则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