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17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涉及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它包括法医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刑事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和技术问题鉴定等。
在司法鉴定中,法医临床鉴定和法医精神病鉴定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在鉴定费用的负担问题上,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根据诉讼法理,败诉的当事人对诉讼活动的开始负有法律责任,因此应对裁判所需的费用承担义务。鉴定费是协助法院进行证据调查的费用,是确保公正裁判的必要费用。因此,鉴定费应由败诉方承担。
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并没有实际的鉴定委托权和鉴定意见采用权,鉴定人及其意见也不对任何一方当事人负责。因此,要求主张鉴定的当事人承担费用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谁主张、谁负担的鉴定费用负担方式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了解程度。一方面,经济能力差的当事人可能会因无法承担费用而放弃合理的鉴定申请;另一方面,费用负担方式也会为不信任鉴定意见的当事人提供滥用鉴定申请的机会,导致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甚至虚假鉴定。
当法官依职权启动鉴定时,由于没有鉴定申请人,鉴定费的负担问题将无法解决,为法官滥用鉴定启动权及费用负担裁判权预留了空间。
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登记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被故意犯罪或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受过开除公职处分,或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车祸伤残鉴定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人体残疾程度评定。以下是车祸伤残鉴定的程序:
根据公安部《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机构供其选择。
因此,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公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鉴定机构供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