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疤痕做司法鉴定可以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司法鉴定法律知识

手上疤痕做司法鉴定可以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17

 
8876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以避免的是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故,对于意外大家都不行发生,但发生了,我们就该按照程序进行相关的赔偿申请,对于现阶段来说关于赔偿很多人会去做司法鉴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手上疤痕做司法鉴定可以吗。

司法鉴定的定义和类型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涉及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它包括法医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刑事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和技术问题鉴定等。

常见的司法鉴定类型

在司法鉴定中,法医临床鉴定和法医精神病鉴定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司法鉴定费用的预交

在鉴定费用的负担问题上,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不符合诉讼法理的负担方式

根据诉讼法理,败诉的当事人对诉讼活动的开始负有法律责任,因此应对裁判所需的费用承担义务。鉴定费是协助法院进行证据调查的费用,是确保公正裁判的必要费用。因此,鉴定费应由败诉方承担。

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并没有实际的鉴定委托权和鉴定意见采用权,鉴定人及其意见也不对任何一方当事人负责。因此,要求主张鉴定的当事人承担费用不符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影响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积极性

谁主张、谁负担的鉴定费用负担方式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法官对案件事实的了解程度。一方面,经济能力差的当事人可能会因无法承担费用而放弃合理的鉴定申请;另一方面,费用负担方式也会为不信任鉴定意见的当事人提供滥用鉴定申请的机会,导致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甚至虚假鉴定。

无法解决法官滥用鉴定启动权及费用负担裁判权的问题

当法官依职权启动鉴定时,由于没有鉴定申请人,鉴定费的负担问题将无法解决,为法官滥用鉴定启动权及费用负担裁判权预留了空间。

司法鉴定业务从业人员的条件

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登记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个人从业人员条件

  1. 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 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3. 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业人员条件

  1. 有明确的业务范围。
  2. 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3. 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4. 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被故意犯罪或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受过开除公职处分,或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车祸伤残鉴定的程序

车祸伤残鉴定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人体残疾程度评定。以下是车祸伤残鉴定的程序:

申请材料

  1. 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 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 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 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 如果治疗尚未终结但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应在申请书中说明。
  6. 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鉴定机构选择

根据公安部《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机构供其选择。

因此,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公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鉴定机构供其选择。

延伸阅读
  1. 谁能撤销司法鉴定书
  2. 司法鉴定与法医鉴定有什区别
  3. 事故责任认定书有疑问时如何处理
  4. 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确认权
  5. 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可以申请司法鉴定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民事诉讼调解与不调解的区别
  2. 法院达成调解会影响征信吗
  3.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 调查公司取证合法吗
  5.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6.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7. 追加第三人影响开庭时间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