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2
为了遏制鉴定混乱、杜绝“人情鉴定”、多头鉴定和重复鉴定等现象,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制定《司法鉴定法》,统一司法鉴定程序,确保鉴定机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司法公正奠定坚实基础。
应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人身伤残鉴定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国务院各部门的评残标准,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不分行业类别的人身伤残鉴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对于一人出现两处以上伤残的情况,应采用在一个最高级别之上,将其余伤残等级相加除以二,再加上最高等级之和的方法进行确定。然而,晋级应有一定限制,多个伤残晋级之和最低要晋升一级,最高不得超过“一级”伤残,以确保对多处伤残者的公平性。
对于同一案件出现不同鉴定结论的情况,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正确的鉴定结论只能有一个,不同结论只能是鉴定人个人认识的偏差。如果是人为出现偏差,应追究责任,以提高鉴定人员严格适用鉴定标准的自觉性,杜绝徇私舞弊、故意用错条款等现象。
目前,司法鉴定多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其中很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机构,给司法鉴定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加强鉴定机构的行业自律非常重要。应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对于违反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和个人,应给予相应处罚。同时,国家应出台法律法规对鉴定机构的准入、资格认定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管理,完善司法鉴定制度。
各地高院应尽快制定关于司法鉴定错误的补救和赔偿机制。除了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管理和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外,对错误鉴定进行补救也非常重要。除了法院不予采信鉴定结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成立权威性的鉴定机构,对案件进行重新鉴定。如果鉴定机构的错误鉴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应责令依法予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