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送达方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的送达方式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21

 
87832

合同解除的送达方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欲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人力资源部门常常遇到员工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或不签字回执的情况,导致解除劳动合同无法送达给员工,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时,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以保证送达的有效性。

第一步:直接送达

首先,应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当面送交给员工。如果员工拒绝签收或直接送达存在困难,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将当面送达的情况做出书面说明,以保留证据。

第二步:邮寄送达

其次,应采取邮寄送达方式,最好通过邮局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寄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给员工。如果邮件被退回未能送达,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完整保存退回的信件,作为未邮寄送达的证据。没有这份证据的情况下,即使采取公告方式送达也是无效的。

第三步:公告送达

最后,在获取未邮寄送达的证据后,可以采取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例如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的规定,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天即视为送达。

总之,人力资源部门应当认识到,只要按照法定的送达程序进行操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肯定能够送达到员工的。

员工签字回执的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回执上签字,只表明他们收到了通知书,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意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如果员工对公司的决定持异议,他们有权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并主张自己的权益。因此,员工拒绝接收公司决定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应该面对现实并采取合适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标准
  2. 岗位变更的法律依据
  3.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4. 离职多久中断劳动关系
  5.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2.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3.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4. 当事人是否可以多次申诉?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6. 二审法官询问调解意愿
  7. 善意取得的要件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兰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杭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3. 工厂与工人劳动合同范本
  4.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