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0-15
在法院受理的撤销权案件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债权人的债权已到清偿期,法院判决债务人偿还欠款后,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处分财产行为,起诉请求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或者在案件受理前、审理期间,债务人有处分财产行为,判决生效后,债务人无力清偿,债权人起诉撤销。这类案件多以原告胜诉而告结案。
第二类是债权人的债权未到清偿期,债权人发现债务人有处分财产行为,提起撤销权诉讼。这类案件多以原告败诉而告结案。
在撤销权案件中,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的问题有:
在第一类案件中,由于债权人的债务已到清偿期且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已被法院判决所认定,因此,原告无需承担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的举证责任,只需举证证明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事实。由于原告举证责任的减轻,因此胜诉。
在第二类案件中,债权人的债权未到期,除了举证证明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事实外,还需要举证证明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因此,债权人败诉的可能性较大。举证证明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成为债权人能否胜诉的关键。
由于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撤销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审判实践中对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的举证责任存在争议。
有的法官认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应当举证证明债务人有处分财产的行为,并且还要举证证明该行为损害了债权人的债权。如果债权人无法证明上述两个事实,将面临败诉的结果。
有的法官则认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只需举证证明债务人有处分财产的行为即可。至于该行为是否侵害债权人的债权,应由债务人承担举证责任。
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妥适。首先,撤销权之诉成立的前提是债务人的资产低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很难清楚了解。因此,要求债权人证明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把这一举证责任分配给债权人,可能对债权人要求过苛,极有可能导致债权人败诉。
其次,债权人举证证明债务人有处分财产的行为后,债务人应当举证证明其有足够的资产担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以抗辩债权人的主张。如果债务人无法举证证明这一事实,则表明债权人的主张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财产行为应被撤销。
当然,应当承认,在分配举证责任时,债务人可能会通过制造虚假账目、与受让人串通借用财产、签订虚假合同等方式证明其资产额大于负债,从而取得诉讼的胜利。然而,这种现象的杜绝并不是通过撤销权制度解决的,如果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有上述行为,可以请求法院对其予以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