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0-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法院对债务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后,债务人未按调解书约定的期限履行还款义务的,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是制作调解书的前提和基础。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对解决争议达成的合意,具有契约性质,但只有经法院确认后才具有法律拘束力。法院的调解书是对调解协议的确认,是调解协议产生法律拘束力的法定条件。生效的调解书与调解笔录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一、确定当事人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
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人或调解笔录生效后,表明双方当事人对原先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取得共识并得到法律确认,原先争议的法律关系变为无争议的法律关系。权利方应依法行使权利,义务方应依法履行义务,双方当事人不得再就此法律关系发生争议。这是法院调解书在实体法上的效力。
二、结束诉讼的效力
当事人的调解协议是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是对调解协议的确认。因此,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和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在法律上已最终解决,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法院起诉。这是法院调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调解书和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后,其法律效力与法院生效判决书相同,当事人丧失上诉权。当事人对法院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有异议时,也不能提起上诉。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根据自愿、合法原则,在调解书送达前和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前允许双方当事人反悔。因此,对于生效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在法律上不存在当事人上诉的问题。
三、强制执行的效力
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会自觉履行。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义务,因此产生了强制执行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调解书中涉及给付内容,一方当事人未履行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