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09

 
86879

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等。但如果合同中存在免责条款,则不适用上述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对于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情况,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不适用继续履行的情形

对于金钱债务,一般不存在无法履行的问题,因此可以适用强制履行责任。而对于非金钱债务,在《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中,以下几种情形不适用继续履行:

1. 不能履行:如果无法履行使合同失去标的或失去意义,应当消除而不是强制履行。

2.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务的性质不适宜强制履行的情况包括委托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演出合同、出版合同等。这些合同通常具有人身专属性,不能由其他人代替履行,因此不适于强制履行。履行费用过高指的是如果为了履行合同需要支付的费用超过合同上的利润。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此种情形的规定旨在督促债权人及时主张权利,行使履行请求权。如果债权人没有积极行使履行请求权,等待很长时间后才主张强制履行,对债务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合理期限的具体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由法院进行裁决。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超市自助寄存柜责任归属问题
  2. 银行担保书
  3. 保险代理人是否有权随时终止合同
  4.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5.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2.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不同结果
  3.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4. 养一只辐射陆龟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5.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6.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7. 离婚做财产保全,可以保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网络优化合同范本
  2.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3. 工程建设招标合同范本
  4. 饭店订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