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8-05
一份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取决于其具备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证据能力指的是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也称为证据资格,其是否具备证据能力由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确定。证明力指的是证据对待证事实证明上的强弱程度,即证据在多大程度上对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其是否具备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通常由法官基于逻辑和经验来认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只有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才不能作证。根据该规定,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不属于不能作为证人的事由。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因此,以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为由否定其证言的证据能力于法无据。
证人证言是否具有真实性和相关性是关键因素。如果证言真实且与案件相关,那么其具备证明力。在司法实践中,判断证人证言真实性的主要方法是检查证言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相互印证,是否存在矛盾。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利害关系只是法官审查证言真实性的考量因素之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九条第(二)项规定,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有利被告人的证言,或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应当慎重使用,只有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可以采信。根据上述司法解释,与被告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的根据,只有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才可以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