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12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行为。人民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异议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异议理由不成立,法院将裁定驳回。当事人或案外人对裁定不服时,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旨在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的程序,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关规定。
异议人提出执行异议或复议申请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详细说明异议或复议的请求、相关事实、理由,并附上异议人或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相关证据材料,以及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是指案外人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根据其对执行标的物享有的足以有效阻止强制执行的权利(如所有权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向执行法院对申请执行人提起的旨在阻止对执行标的物的强制执行的诉讼。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是保护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案外人可以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救济,同时维护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