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主体如何申请执行程序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23
对案件进行再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救济措施,依据法律的规定,申请再审的时候,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再审申请书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简明扼要,那么如何写好再审申请书?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怎样撰写优秀的再审申请书
一、确定再审理由:查阅案卷并寻找问题
根据民诉法和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再审申请书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 申请再审人和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住所和有效联系方式。
-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有效联系方式。
- 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判决、裁定、调解文书的案号。
- 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和具体事实、理由。
- 具体的再审请求。
在接受当事人委托后,律师应仔细研究一审和二审的案卷,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 一审的案由是否恰当,诉讼请求是什么。
- 主要证据是否被采纳,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存在哪些问题。
- 法庭庭审情况,合议庭对案件事实的判断。
- 诉讼程序和实体认定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仔细梳理案卷并结合民诉法179条的规定,找出申请再审的理由。
二、搜集证据材料,围绕再审理由
确定再审理由后,首先要整理一审和二审的证据,寻找对再审有利的证据。其次,研究和分析庭审笔录,了解合议庭作出判断的依据。最后,围绕再审理由,组织新的证据。
三、撰写再审申请书提纲,符合格式要求
再审申请书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各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 再审针对的生效裁判文书和再审请求。
- 申请再审的具体理由。
- 申请再审的请求。
再审针对的生效裁判文书和再审请求可以先确定内容。如果一审和二审涉及多个当事人,列明再审当事人时会稍微复杂一些。申请再审的理由是再审申请书的重点部分,需要仔细研究、多次推敲,力求严谨、简明、明了、清晰。
四、明确再审当事人
- 申请再审人:一般是原审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被判决承担实体义务的第三人。案外人一般不能作为再审申请人提出再审申请,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比如在执行过程中对标的物有主张权利,但不能通过新的诉讼程序维护自己利益的案外人。
- 被申请人:根据申请人的再审请求确定,一般指原审中胜诉的当事人。
- 再审其他当事人:指申请再审人和被申请人之外的其他当事人,应按照在一审和二审中的地位列明。如果当事人在一审和二审中地位没有变化,按照一审地位列明即可。
五、申请再审理由
申请再审理由部分应包括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和论述部分。
申请再审的条件:
- 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合法:只有原审中的当事人,即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判决其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上诉人和被上诉人,才有权提出申请再审。
- 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可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申请再审。可以申请再审的裁判包括一审法院作出的依法可以上诉但未上诉的裁判、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可以申请再审的调解书包括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基础上制作的调解书。
- 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再审必须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超过2年期限的再审申请无论理由多充分也不能引发再审程序。
- 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事实和理由:对人民法院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申请再审必须具备应当再审的法定事实和理由。申请再审时,必须提供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