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2-19
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都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处理案件的程序。它们都属于非讼程序,不需要经过法庭审理。
1. 适用范围不同:
督促程序适用范围仅限于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债务人给付标的限于金钱和有价证券,并且与债权人没有其他债权债务纠纷。而公示催告程序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包括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的情况,以及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
2. 引起程序开始的方式不同:
督促程序是根据债权人的申请而开始,请求法院直接发出支付令,不需要经过法庭审理。而公示催告程序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公告的方式催告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内申报权利。
3. 相对人不同:
督促程序的相对人是债务人,公示催告程序的相对人是利害关系人。
4. 审判程序不同:
公示催告程序审判案件的程序相对简略,不需要开庭前的准备和开庭审理等阶段。而督促程序没有明确的审判程序。
5. 结案方式不同:
公示催告程序的结案方式只有判决和裁定两种。而督促程序没有明确的结案方式。
6. 实行方式不同:
公示催告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即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或驳回异议后,案件终结。而督促程序没有明确的实行方式。
1. 债务人提出书面异议后,应当终结督促程序。
2. 如果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未在法定期间提出书面异议,而向其他法院起诉,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超过法定期间提出异议的,视为未提出异议。
3. 债权人基于同一债权债务关系,在同一支付令申请中向债务人提出多项支付请求,债务人只就其中一项或几项请求提出异议,不影响其他请求的效力。
4. 债权人基于同一债权债务关系,就可分之债向多个债务人提出支付请求,多个债务人中的一人或几人提出异议,不影响其他请求的效力。
5. 对设有担保的债务的主债务人发出的支付令,对担保人没有拘束力。如果债权人就担保关系单独提起诉讼,支付令自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失效。
6. 债务人对债务本身没有异议,只是提出缺乏清偿能力、延缓债务清偿期限、变更债务清偿方式等异议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不成立,将裁定驳回。债务人的口头异议无效。
7. 经形式审查,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异议成立,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一) 不予受理申请情形;
(二) 裁定驳回申请情形;
(三) 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情形;
(四) 人民法院对是否符合发出支付令条件产生合理怀疑。
8. 在人民法院作出终结督促程序或驳回异议裁定之前,债务人提出撤回异议的请求,应当裁定准许。如果债务人对撤回异议反悔,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