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 案件的范围和时间有何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 案件的范围和时间有何限制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5-02-02

 
84758
当事人在觉得自己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的时候,可以向原级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再审案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并且需要当事人在一定的法律时间内进行申请,超过时间和范围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案件的范围和时间的限制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主要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修改,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 调整了申请再审管辖一律“上提一级”的规定

根据1991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既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然而,2007年修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时,删去了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明确将申请再审管辖一律“上提一级”。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申请再审管辖制度,规定了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或者双方当事人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 细化了再审事由

再审事由对于申请再审案件来说意义非凡。原民诉法第179条第1款第2项规定了一项再审兜底事由,即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此次修改限制了一部分案件进入再审,并将原来的15项再审法定情形修订为13项,再审事由落列更加精炼和明确。

3. 删除了决定再审的民事裁定书一律由院长署名的规定

为了避免“小法官改了大法官意见”的弊端,本次民诉法修改删除了原民诉法第185条中“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规定。

4. 增加了检察监督的方式

本次修改增加了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可以采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对民事诉讼进行监督。同时,检察院可以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调解书予以监督,并增加了监督手段,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时可以调查核实证据。

5. 确立“法院纠错先行、检察监督断后”模式,完善有限再审

本次修改规定,当事人不服原审裁判的,应当首先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起案件经过一次申请再审,一次申请检察监督后,不得再行申诉。

6. 缩短了申请再审的期限

本次民诉法修改将申请再审期限调整为“六个月”外加“六个月”,缩短了申请再审的期限。

7. 调整再审一律中止执行规定

本次修改规定以中止执行为原则,不中止执行为例外。对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以及劳动报酬等情形的,可以不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

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立案受理

根据审监程序司法解释,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受理条件主要有申请再审期限、具有再审事由和申请再审的管辖。申请再审期间为6个月,对于特殊再审事由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当指明其再审申请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对于两类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非两类案件,当事人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民事判决有错误怎么处理
  3.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4.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5.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问题的提出
  3.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4.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5.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6. 支付令中的支付类型有哪些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