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 案件的范围和时间有何限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 案件的范围和时间有何限制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02

 
84758
当事人在觉得自己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的时候,可以向原级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再审案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并且需要当事人在一定的法律时间内进行申请,超过时间和范围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法律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案件的范围和时间的限制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修改的主要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修改,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 调整了申请再审管辖一律“上提一级”的规定

根据1991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既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然而,2007年修改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时,删去了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明确将申请再审管辖一律“上提一级”。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申请再审管辖制度,规定了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或者双方当事人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 细化了再审事由

再审事由对于申请再审案件来说意义非凡。原民诉法第179条第1款第2项规定了一项再审兜底事由,即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此次修改限制了一部分案件进入再审,并将原来的15项再审法定情形修订为13项,再审事由落列更加精炼和明确。

3. 删除了决定再审的民事裁定书一律由院长署名的规定

为了避免“小法官改了大法官意见”的弊端,本次民诉法修改删除了原民诉法第185条中“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规定。

4. 增加了检察监督的方式

本次修改增加了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可以采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对民事诉讼进行监督。同时,检察院可以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调解书予以监督,并增加了监督手段,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时可以调查核实证据。

5. 确立“法院纠错先行、检察监督断后”模式,完善有限再审

本次修改规定,当事人不服原审裁判的,应当首先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起案件经过一次申请再审,一次申请检察监督后,不得再行申诉。

6. 缩短了申请再审的期限

本次民诉法修改将申请再审期限调整为“六个月”外加“六个月”,缩短了申请再审的期限。

7. 调整再审一律中止执行规定

本次修改规定以中止执行为原则,不中止执行为例外。对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以及劳动报酬等情形的,可以不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

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立案受理

根据审监程序司法解释,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受理条件主要有申请再审期限、具有再审事由和申请再审的管辖。申请再审期间为6个月,对于特殊再审事由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当指明其再审申请具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对于两类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非两类案件,当事人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1. 民事申诉期限是多久
  2. 二审之后申诉程序
  3. 到最高院信访申诉是否可诉答复期限
  4. 如何查询再审情况
  5. 《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件进行再审的规定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抗诉条件是什么
  2. 支付令能否邮寄送达
  3. 如何向省高院申诉再审
  4. 特别程序可以再审吗
  5. 医师定期考核简易程序申请资料
  6.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有哪些规定
  7. 简易程序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