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案件如何计算申请再审期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公告案件如何计算申请再审期限

点击数:56 更新时间:2024-08-31

 
84809
对于案件是需要进行再审的,以及对于案件再审是有一定的期限的,那么对于期限多少,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公告案件如何计算申请再审期限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那么我希望大家对于这方面有所一定的了解。

公告送达案件再审申请期限是六个月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对于符合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案件,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

对民事案件不得提出再审申请的几种情形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形下不得对民事案件提出再审申请:

  1. 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2.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
  3. 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已经处理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申请再审人以新的证据申请再审有什么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申请再审人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民事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请再审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经审查,如果申请再审人在申请再审提供的证据系其在原审中应当提供而且能够提供但不提供或者故意隐瞒证据直至申请再审时才提供的,不作为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

对民事案件提出再审请求有什么限制?

申请再审人对民事案件提出再审请求时,应当针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错误而提出。因此,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提出再审请求不得超出原审诉讼请求。在民事再审案件审理过程中,申请再审人不得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原审已反诉的除外)。

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审限的计算

一、案件的审理期限

1. 普通程序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还需要延长,需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2. 简易程序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 特别程序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由法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除外。

4. 审判监督案件

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计算审限。审限从决定再审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5. 涉外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限制。

二、案件审限的计算

案件的审限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至结案之日截止。

以下期间不计入审限:

  1. 刑事案件对被告人精神病等进行专业鉴定的期间;
  2. 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期间,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期间;
  3. 合议庭成员、检察员等相关人员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4. 刑事案件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一个月的期间;
  5. 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期间;
  6.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7.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8. 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9. 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10. 审限届满前,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从申请之日起三十日的调解期间;
  11. 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冻结、扣押财产的期间;
  12.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或者提交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13. 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和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调卷期间;
  14. 上级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15. 向上级法院或单位请示、协调、报请复核的期间;
  16. 其他可以不计入审限的期间。
延伸阅读
  1. 医疗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2.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3. 再审审查率如何计算
  4. 行政再审申请程序详解
  5. 劳动仲裁费用如何计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4.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5.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