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的原审法院如何确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再审的原审法院如何确定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5-01-09

 
84790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上级检察院发现有的案件存在审理失误的情况,就会启动再审程序,而法院进行再审时,不一定是在原法院审理,可能会有所不同。那么再审的原审法院怎么确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再审程序及原审法院确定

一、再审的原审法院如何确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9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况下,不会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第205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如果存在第200条规定的情形,应当在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根据第200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再审:1.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2.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5. 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6.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7.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8.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9.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10.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11.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12.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13.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二、关于申请再审的管辖法院

1.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和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当事人向原审法院提交申请再审材料的时间为其申请再审时间。这两类案件包括劳动争议、损害赔偿、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案件,争议标的额一般不大,法律关系相对简单,甚至诉讼标的额小于到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费用。为了方便当事人申请再审,减轻其诉讼成本,应建立通过原审法院提交申请再审材料的受理工作机制。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方便当事人申请再审,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二是统一案件入口,避免上下级法院重复审查,裁判矛盾的问题;三是便于原审法院了解本院生效裁判申请再审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审判质效;四是便于原审法院开展判后释明,化解矛盾。当事人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的时间为其申请再审时间。2. 上述案件当事人选择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原审法院经审查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应依法受理。原审法院收到再审申请书后,根据当事人是否选择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对案件进行第一次分流。当事人选择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的,原审法院应审查申请再审的主体、事由、期间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以及申请再审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再审申请符合法定条件,但申请再审材料不符合要求,应当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材料,并等待当事人补正后及时受理审查。3. 上述案件当事人选择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原审法院经释明,当事人同意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的,原审法院应依法受理;当事人坚持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原审法院应在一个月内将当事人申请再审材料、案件卷宗和释明情况一并报送上一级法院。对于当事人在再审申请书中明确选择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原审法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判后释明,就生效裁判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审判程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释明和进一步的和解工作,并告知当事人享有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的选择权。具体的释明程序和要求可以由各高级法院根据本地实际予以细化。二是对案件进行二次分流。经释明,当事人撤回再审申请的,将申请再审材料退回当事人;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依申请出具再审裁定和调解书;当事人同意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且材料齐备的,应及时受理;当事人坚持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的,应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及时将案件报送上一级法院。三是及时上报案件材料。对于需要向上一级法院报送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及时调齐案件卷宗,写明释明情况报告,随同当事人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一并报送上一级法院。原审法院原则上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上述工作。
延伸阅读
  1. 辩护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2.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3. 国家赔偿律师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4. 羁押属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通知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2.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3.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4.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5. 监察机关与检察院的区别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