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25
一、再审案件的审查
第十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审查申请再审案件时,应当围绕申请再审事由是否成立进行审查,不予审查申请再审人未主张的事由。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查申请再审案件时,应当审查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变化情况。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审查申请再审案件时,采取以下方式:
(一) 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书面意见等材料;
(二) 审阅原审卷宗;
(三) 询问当事人;
(四) 组织当事人听证。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经审查申请再审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对方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意见、原审裁判文书和证据等材料,足以确定申请再审事由不能成立的,可以直接裁定驳回再审申请。
第十五条:对于以下列事由申请再审,且根据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足以确定再审事由成立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裁定再审:
(一) 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二)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三)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四)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五)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并经相关刑事法律文书或者纪律处分决定确认的。
1. 开庭
合议庭应当核实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何时因何案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判,在服刑中有无重新犯罪、有无减刑、假释、何时刑满释放等情况。
开庭审理前,到达开庭地点后,合议庭应当查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基本情况,告知其享有辩护权和最后陈述权,并制作笔录后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签名。
开庭审理时,审判长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并告知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2. 法庭调查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由合议庭组成人员宣读再审决定书。根据检察院提出抗诉进行再审的案件,由公诉人宣读抗诉书。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案件,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陈述申诉理由。
控辩双方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分别进行陈述。合议庭对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归纳和确认。
特别关注:开庭后,除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有利的外,人民法院不再接受新证据。在审判长主持下,控辩双方对提出的新证据或有异议的原审定罪量刑的证据进行质证。
3. 法庭辩论
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案件,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然后由公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言。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案件,先由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先由公诉人发言,然后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既有申诉又有抗诉的案件,先由公诉人发言,后由申诉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辩护人发言或发表辩护意见,然后由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辩护人发言或发表辩护意见。
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互相辩论。
4. 评议和宣判
合议庭根据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和辩论情况,可以当庭宣布认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