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26

 
84752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再审案件是每年都会出现的一种案件。再审案件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再审案件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提高再审案件的质量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集体研讨

为了提高再审案件的质量,审判监督庭采取了集体研讨的方式。每起案件在合议庭评议后,再进行庭务会集体讨论,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和全庭的智慧。

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审判监督庭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考虑到案件可能引起的法律效果,还注重案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与上级单位沟通

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审判监督庭会与中院等上级单位进行沟通。由于再审案件的特殊性,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因此在审理案件时,审判监督庭会请示中院领导,与上级单位的办案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解决案件中的问题。

调解优先

审判监督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强化案结事了。一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抓住每一个促成当事人调解的机会;另一方面,按照“理清关系、找准症结、推心置腹、动之以情、依法调解”的原则,努力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调解结案。

再审案件增加的原因

程序瑕疵

一是原审法官忽视程序,导致程序瑕疵多,送达不到位。有些法官在送达时仅仅依靠邮寄,未亲自上门找寻,也未要求原告提供线索,致使当事人根本不知自己已被起诉,无法参与诉讼,最终导致再审的提出。

事实审查不清

二是原审事实审查不清。一方面,立案时未审查到位,审判人员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也不熟悉,导致同名同姓的当事人混淆。另一方面,在当事人未提供相关证据时,法院未及时调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影响了裁判结果。此外,在证据无法形成证据链时,原审法官对证据的采信过于随意,致使判决理由不足以说服当事人。

延伸阅读
  1.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2.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3. 醉驾请律师辩护要多少钱
  4. 辩护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5.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4.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5.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