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9-26

 
84752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再审案件是每年都会出现的一种案件。再审案件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再审案件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提高再审案件的质量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再审案件质量

集体研讨

为了提高再审案件的质量,审判监督庭采取了集体研讨的方式。每起案件在合议庭评议后,再进行庭务会集体讨论,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和全庭的智慧。

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审判监督庭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考虑到案件可能引起的法律效果,还注重案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与上级单位沟通

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审判监督庭会与中院等上级单位进行沟通。由于再审案件的特殊性,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因此在审理案件时,审判监督庭会请示中院领导,与上级单位的办案人员进行沟通,及时解决案件中的问题。

调解优先

审判监督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强化案结事了。一方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抓住每一个促成当事人调解的机会;另一方面,按照“理清关系、找准症结、推心置腹、动之以情、依法调解”的原则,努力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社会化、人性化和高效化的调解结案。

再审案件增加的原因

程序瑕疵

一是原审法官忽视程序,导致程序瑕疵多,送达不到位。有些法官在送达时仅仅依靠邮寄,未亲自上门找寻,也未要求原告提供线索,致使当事人根本不知自己已被起诉,无法参与诉讼,最终导致再审的提出。

事实审查不清

二是原审事实审查不清。一方面,立案时未审查到位,审判人员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也不熟悉,导致同名同姓的当事人混淆。另一方面,在当事人未提供相关证据时,法院未及时调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影响了裁判结果。此外,在证据无法形成证据链时,原审法官对证据的采信过于随意,致使判决理由不足以说服当事人。

延伸阅读
  1. 法院超过审理期未判决的处理方式
  2.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
  3. 不交纳诉讼费用与诉讼费用的免交的案件有哪些
  4. 再审申请人
  5.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7.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